【httpsmhk4pxcom】用實際行動譜寫青春之歌丨貴定縣寶山街道新場村駐村隊員劉代友
- 作者:虞思滔
- 來源:天眼新聞
- 發佈時間:2021-01-18 20:36:36
我叫劉代友,2018年5月,我來到黔南自治州貴定縣寶山街道新場村開展脱貧攻堅工作,擔任新場村駐村工作隊隊員。
剛來到新場村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村情,走訪農户。“我家又不是貧困户,又沒有享受過什麼政策,你登記我這些信息有什麼用……”這是我一開始時聽到最多的話語。
儘管如此,我還是堅持一户一户登記信息,加強走訪,通過主動開始找話題跟他聊家常,諮詢他的家庭情況及存在的問題,增進彼此間的瞭解。
劉代友(左一)到農户家中走訪,瞭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
住房安全保障問題是“三保障”之一,關係着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剛到村開展駐村工作的我,當我來到我網格內的新場村硝洞組貧困户廖富祥家中時,看到的一幕讓我記憶猶新。
當時,他房屋破爛不堪,無法居住。此時此刻的場景,讓我覺得這一户必須是我要及時改變的一户。
於是我開始和他聊起天來,給他講解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政策,詢問他是否願意搬離老屋。後來,我又會同村支兩委以及相關領導一同,到廖富祥家中經過耐心勸説,將政策宣傳準確無誤講解到位。最終,廖富祥同意進行搬遷。
如今,廖富祥已經居住進了新房,有了獨立的卧室、廁所、客廳、廚房,家中也接通了電源、擺設了傢俱。真正實現了生活環境的改善,並且在學校認真讀書。村民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嘆道,脱貧攻堅變化最大的就是他家了。
劉代友(左)到搬遷羣眾家中回訪,詢問搬遷後的生活情況
剛到村組走訪給了我很大的觸動。作為組織派到農村基層的幹部,要把自己當做聯繫羣眾的“紐帶”,加強對羣眾的走訪聯繫。對於羣眾提出的問題,我都認真記錄並及時向隊長彙報。
我告訴自己,只有把羣眾的利益拿在手上、放在心上、落實在行動上,向羣眾之所想,急羣眾之所急,盡力幫助解決實際問題。即使不盡如意,他們也會理解、支持的。
兩年多的駐村幫扶工作,有過辛苦,有過疲憊,有過煩惱,有過壓力,有過委屈,但更多的是對這段時光心存感激。在脱貧攻堅的道路上,我盡情揮灑着汗水,用實際行動譜寫着青春之歌。
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虞思滔
編輯 潘曉飛
編審 田旻佳 楊韜
-
護碧波十里 盼百鳥來棲!《人民日報》關注貴州草海護鳥員
貴州草海護鳥員王明躍和他的隊友們,從護鳥門外漢到“半個專家”,草海也從專人護鳥變為如今的羣眾參與。
人民日報 2021-03-02 15:35:09